一、旅行避开烈日
夏天出门记得备好防晒用具,最好不要在10-16点时在烈日下行走,因为这段时间阳光最强,发生中暑的几率是平常的10倍!外出时一定要做好防晒工作,如戴遮阳伞、戴遮阳帽、戴太阳镜,最好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涂抹防晒霜;准备足够的水和饮料。另外,在炎热的夏季,要注意防暑降温药品,如十滴水、龙虎人丹、风油精等,一定要备好,以防发生紧急情况。出门时的衣服尽量选择棉、麻、丝织物,应少穿化纤类服装,以免大量出汗时不能及时散热,导致中暑。老年人、孕妇、有慢性病的人,尤其是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在高温季节要尽量减少外出活动。
二、不要等到口渴才喝水
口渴时,不要等水喝,因为口渴已表明身体已经缺水。最好根据温度的高低,每天饮用1.5到2升的水。流汗较多时可适当补充盐水,以弥补人体出汗损失的盐分。此外,夏季人体容易缺钾,使人感到倦怠乏力,含钾茶水是很好的消暑饮品。
三、保证充足的睡眠
夏季日长夜短,气温高,人体新陈代谢旺盛,消耗也大,容易感到疲劳。足够的睡眠,能使大脑和身体各系统得到放松,既有利于工作和学习,也是预防中暑的措施。睡前最好是22时至23时,最好是5时30分至6:30之间起床。睡觉的时候要注意不要躺在空调出风口和电风扇下,以免患空调病和热伤风。
四、警惕情绪中暑
有关资料显示,在正常人群中,大约16%的人在夏季会出现“情绪中暑”。夏季持续的高温天气,使人变得烦躁不安,情绪低落,食欲不振,思维紊乱,行为异常等。特别是在情绪中暑的表现上:特别粗心,如打翻热水瓶等导致烫伤意外;上班提不起精神,容易激动或情绪低落,不能静心思考;肝火也随气温升高而升高,常因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而酿成祸端。透过本文的详细介绍,我们发现平时多喝水可以预防中暑,看来水不仅对人体有帮助,对于中暑也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因此,经常喝水的习惯是我们必须要学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