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传染病内容可以先从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入手写。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和病毒携带者,可以通过治疗,使传染源的传染性下降,如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可以通过抗病毒治疗,使病人的传染性下降。传染途径,主要是呼吸道传播、消化道传播和血液传播等,可以切断传播途径。另外,就是易感人群,易感人群以免疫功能低下的儿童和体弱多病者以及老人为主,可以给予注射疫苗等,以达到保护作用。
生活中,传染病的种类非常的多,危害人体健康。一定要做好预防。那么,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传染病之所以能在人和人之间传播,离不开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要预防传染病,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控制传染源,很多传染病在发病之前就有了传染性,称为潜伏期。对于传染病病人,尽量要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
2、切断传播途径,主要是讲究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消灭传播疾病的蚊、虫、老鼠,并且进行必要的环境消毒。
3、保护易感人群,在传染病流行期间应该注意保护易感者,不要让易感者与传染源接触。
传染病是一大类疾病的总称,可以理解为病原微生物感染人体以后所产生的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并且在一定条件下有可能会造成流行的疾病。造成传染病的病原微生物非常的多,包括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真菌、原虫等。感染性疾病和传染病存在一定的区别性,感染性疾病是更为广泛的概念,只要病原微生物导致的疾病即称为感染病,而引起人群中传染的才称为传染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