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正确认识
(一)什么是疱疹性咽峡炎?
1.疱疹性咽峡炎的定义和特点:疱疹性咽峡炎主要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儿童常见的疾病,以发烧,咽喉部出现疱疹,伴明显疼痛为主要特征。
2.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表现:发热:轻型的表现为急性发病,往往伴随着高烧。在出现口腔疱疹的同时或者是出现疱疹前,就已经开始出现发烧了。
3.咽喉部疱疹:其最特征性的表现为是咽喉部检查发现充血和黄色/灰白色丘疱疹性病损。口腔疱疹最常见的部位是腭舌弓、软腭,悬雍垂以及扁桃体,少部分在舌头、峡黏膜、硬腭也会出现,但不累及牙龈。
二、重视预防
(一)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是一种病吗?
疱疹性咽峡炎跟手足口病可以说是“表兄弟”,这两种疾病在表现和病原学上很相似,但是也有一些微小的区别,具体如下:
1.发烧程度可能有区别:手足口病的发烧,往往更加温和一些,以中-低热为主,而疱疹性咽峡炎往往一来就是高烧。
2.疱疹的部位有区别:手足口病除了咽颊部的疱疹之外,手心脚心,甚至躯干,也会有疱疹,而疱疹性咽峡炎则不出现这些部位的疱疹。
(二)怎么预防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的预防意义大于治疗意义。
1.尽可能避免接触疱疹性咽峡炎的孩子及物体,尽可能减少到人群密集的地方。
2.勤洗手,这个疾病,最主要的传染途径是粪-口途径,也就是接触了含有病毒的手,将病毒传递到嘴里,再吃下去,从而发病。
(三)得过疱疹性咽峡炎,还会再得吗?
有些妈妈问,我家娃得了一次疱疹性咽峡炎了,是不是就不会再得了呀?答案是”不一定“,所以不要存侥幸心理,疱疹性咽峡炎可能会反复多次得。
(四)得了疱疹性咽峡炎,怎么隔离?隔离多久?
在2019版的《疱疹性咽峡炎诊断及治疗专家共识》中明确地指出,建议隔离2周。由于在出现症状的第一周,传染性是最强的,不仅孩子的粪便、唾液、鼻涕、口水等等均含有病毒,此外,孩子的餐具、玩具等等,可能都有病毒附着,具有传染性。所以,孩子要居家隔离,而不是不去上学即可。
三、注意护理
(一)宜清淡、可口、易消化饮食为主:
予以温凉软烂或流质、半流质食物,如面汤、稀饭、米糊、母乳等,避免过咸、过酸、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二)在发病的一周内,休息很重要:
尽量限制其活动量以防止过度疲劳;注意保持口腔清洁卫生,每次餐后宜用温凉开水漱口或直接饮用适量的温凉开水。
(三)注意勤洗手
尤其是在饭前便后,建议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以避免重复感染或交叉感染。
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其实并没有那么可怕,及时应对、不信谣言,才能给宝宝最好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