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浦县人民政府洛浦县人民政府

政府信息公开

洛浦县人民政府2024年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2024-03-02 10:33   浏览次数:2778次   【字体:

洛浦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依布拉英·阿尔甫

 

各位代表: 

我受洛浦县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以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3年工作回顾

2023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速5.4%,固定资产投资增速48%,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29.8%,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增速211.1%,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速15.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15.1%,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5%8%。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保持稳中有进、进中提质的良好态势。

一年来,全县上下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实干争先,主要做了以下九方面工作:

(一)突出讲真情、促和谐民族团结显现新篇章。一是深化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2023年被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深入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全面推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效不断深入。民族事务治理体系现代化不断完善,各族群众“五个认同”意识不断增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二是深入实施文化润疆工程。创作具有中华文化底蕴、反映新疆历史、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671个,全面讲好洛浦故事。开展“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等主题文化活动996场次、参与群众49.8万余人次,邀请北京戏曲专家来洛培训学员近300人,赴北京市平谷区开展文艺交流演出7场次,两地文化互融更加深入。成功承办新疆“和美杯”乡村篮球联赛总决赛、和田地区“和美杯”乡村篮球联赛和校园足球联赛总决赛,并取得了第一名的佳绩。大力推动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开展“5·19中国旅游日”“第三届胡杨旅游文化节”等活动,全年接待游客100万余人次,实现营业额5亿元,经济社会发展实现“质”“量”并进。

(二)突出强链条、提质效,产业融合迸发新活力。一是农业经济提质增效。坚持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深入贯彻“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2023年稳定耕地面积31.87万亩,新增粮食种植面积2.6万亩,完成粮食种植54.24万亩,蔬菜种植6.1万亩。完成2.9万座设施农业现代化提升工程1.5万亩高标准农田提质改造工程,完成核桃品种改良2.1万株,建成林果技术示范园42二是工业经济稳步转型坚持抓项目、促投资、稳增长,全县工业经济呈现稳中向好、进中提质的良好态势。2023年大力推进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固定资产投资超额完成。三是现代服务成效明显。推进城市精细化服务水平,合理增设夜间经济摊位,实施智慧水务项目,综合性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文史馆免费开放,接待游客访客4.2万余人次。四是绿色矿业初具规模。依托和田昆仑山火烧云铅锌矿、大红柳滩锂铍矿等丰富的矿产资源,着力打造集有色金属冶炼加工、资源再生利用、科技研发及成果转化于一体的昆冈经济技术开发区有色金属产业园,配套建成道路、供排水管网、燃气管道、加油站等基础设施。五是加快创新驱动发展。积极引导企业增加科研投入,推进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创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三)突出转作风、优服务,深化改革取得新成效。一是全面下放行政审批事项。深入推进审批制度改革,不断推进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下放行政审批事项913项。持续简化审批材料、优化审批流程、提升审批效能,审批时限、所需材料分别压缩60%10%以上。着力构建“功能完善、服务便捷”的政务服务体系,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实现更多的民生事项在村、社区办理。945项审批事项全部实现网上办理,做到了“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二是深化营商环境综合改革。实行“一口受理、并联申报、限时办结”,推行窗口规范化建设和便利化服务,31个行业部门、2家服务型企业入住政务服务大厅。积极推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不断提高服务效能,拓宽营商环境监督渠道,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三是促进市场主体健康发展。全面推行全程电子化登记,实现互联网自助申报、营业执照自助打印和全程网办不见面审批的市场主体登记服务新模式。充分发挥12315消费维权和12345服务平台作用,全面贯彻落实公平竞争审查机制,深入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行为,有效维护了市场经营秩序。

(四)突出增颜值、提内涵,美丽家园展现新形象。一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加强扬尘污染源控制和监管,严格落实控煤、控污、控尘、控车“四项措施”,加快实施餐饮油烟污染、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行动,全面落实河(湖)长制,持续推进水污染防治攻坚行动,巩固提升黑臭水体治理成果。持续推进土壤污染防治攻坚行动,全面开展土壤环境重点监管企业风险监测和隐患排查,打击工业固体废物非法转移和倾倒行为,洛浦的天更蓝了、水更清了、地更绿了。二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全面实施塔里木盆地边缘绿洲防沙治沙、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和环境保护行动,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治理。实施水源地治理工程建设项目,顺利推进水源地保护区调整工作,生态环境保护成效显著。三是推动绿色低碳快速发展。深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行动,优化能耗“双控”管理,加快推进重点行业绿色低碳改造和城乡建设绿色发展行动。严格落实环境准入负面清单,执行产业指导目录标准,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推动绿色低碳健康有序发展。

(五)突出抓党建、争作为,治理能力实现新变革。一是突出党的政治建设。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向纵深发展,坚定不移把党的领导贯穿政府工作各领域、全过程,政府敢于担当的责任意识不断强化、勇于创新的进取精神不断深化、善作善成的工作作风不断优化。严格执行重大事项向党委请示报告工作制度,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二是突出法治政府建设。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一规划两纲要”内容,开展法治政府建设专题学习16次。深化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和执法“三项制度”建设,下放各乡镇行政处罚事项29项。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工作和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工作有序推进,出庭应诉率100%。基层治理法治保障不断夯实,法治政府建设水平全面提升。三是突出党风廉政建设。深入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政府班子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班子成员“一岗双责”,不断深化和巩固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和作风建设成果。持续加强重点领域、重要节点、关键岗位监督管理,严肃整治损害群众利益、破坏营商环境的违规违法行为,着力打造廉洁政府。

二、2024年工作安排

经济发展10项指标: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8.7%,公共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同比增长12.3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9.11%,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4.15%,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同比增长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2%左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5%8%

为实现2024年的目标任务要重点做好以下十二个方面的工作:

(一)聚焦职能定位,在建设群众满意政府上精准发力。站在新起点、踏上新征程政府工作要有新气象新作为。我们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全面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一是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始终把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贯穿政府工作全局,认真贯彻党中央治疆方略,落实自治区、地区和县委各项决策部署,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有力传播者、忠诚践行者。二是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法治”规范政府行为,加快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落实政府重大行政决策事项预公开制度。严格执行县人大及其常委会各项决议决定,提高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质量,自觉接受人大的依法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三是加强廉洁政府建设。“清廉”树立政府形象,深入推进政府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强化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监管全覆盖。坚决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持续纠治“四风”,常态化推进作风效能建设。全力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善于、敢于与企业家交朋友、交挚友,但不交易、不交换。

(二)聚焦民族团结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上精准发力。积极主动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一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深化“四个与共”理念、增进“五个认同”意识,全面精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二是巩固民族团结大好局面。优化完善“民族团结一家亲”和民族团结联谊活动,促进各族群众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巩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成效。不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加快建立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统筹民汉混班教学,构筑各民族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温馨家园,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

(三)聚焦资源优势,在发展五大产业集群上精准发力。要在建链、延链、强链、补链上下功夫,加快形成具有洛浦特色的现代化产业集群。一是加快昆冈园区建设,打造有色金属产业集群。紧紧抓住自治区关于促进南疆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重大机遇,以更大力度推动绿色循环经济,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创新发展驱动,优化经济布局,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着力抓好昆冈经济技术开发区有色金属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二期工程及配套服务建设项目,建设科创中心、消防救援站及其配套附属设施,着力提升昆冈园区承载能力。积极推动昆冈化工产业园区建设,做大做强做优化工新材料全产业链发展。主动靠前做好项目落地服务保障工作,帮助指导企业用好用足各类惠企政策,加快推进昆冈经济技术开发区有色金属产业园建设进度。二是建设绿色有机果蔬,培育优质果蔬产业集群。全面落实“菜篮子”产品生产供给,推广设施蔬菜标准化生产,主动融入“和墨洛”区域设施农业集群化发展,推动蔬菜产业发展。新建1100亩红枣、葡萄、西梅标准化林果示范果园,运营好22.58万亩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核桃基地,适度发展沙棘、枸杞、平洛大桃种植,加快林果产业集群建设,让“红枣之乡”享誉疆内外。三是挖掘特色优势产业,打造畜禽养殖产业集群。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全面优化升级,持续做优牛羊驴、鸡鸭鹅鸽兔等畜禽产业。推进养殖企业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先打后补”防疫新理念,实现规模化养殖企业全覆盖。

(四)聚焦农业农村,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上精准发力。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安全稳定供给,扎实做好优质特色产业,不断延链强链补链,全面建设美丽乡村。持续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牢牢守住耕地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完成粮食生产任务,始终将群众的“米袋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推进高标准农田提质增效和高效节水农业建设,力争主要农作物实现全过程机械化。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种植,推动粮经饲统筹、“种养+”一体化发展,不断提升农产品就近就地加工转化能力。擦亮“维药之乡”品牌,重点抓好中草药产业发展,推动大芸、红花、肉苁蓉、板蓝根等中草药规模化、标准化种植,促进差异化、优质化、品牌化发展。

(五)聚焦消费升级在培育壮大现代服务业上精准发力。深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促进消费提质升级,加快培育文旅龙头企业,持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挖掘外贸新动能。积极推动昆浦文旅投公司对玉龙湾、热瓦克等景区的管理运营,加快玉龙湾沙漠乐园4A级旅游景区和洛滨胡杨林2A级旅游景区创建,不断提升文旅品牌影响力。深入挖掘文化旅游资源,打造一批集研学、康养、休闲为一体的综合示范景区,让游客“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开发一批非遗类旅游商品和文创产品,有序整合民间手工艺品趋向聚集形成新的旅游集散点。在“吃住行、游购娱”上下功夫,增加游玩业态、升级吃住条件、丰富特色产品,让游客愿意来、乐意游、顺心住、方便行、开心吃、放心购,把消费留在洛浦、把口碑传向四方。做好基本消费品保供稳价,加快建立健全生活物资保障体系,畅通物资物流渠道,开展“每月一主题”特色活动,调动企业、商超、零售销售热情,持续巩固消费回暖态势。以艾德莱斯经济圈和昆冈夜市经济圈为主,支持发展夜间经济,持续提升城市“烟火气”。促进新型消费提质增效,加快线上线下消费有机融合,有效开拓消费新场景、新业态。推动全国第五次经济普查取得实效。各行业部门要全面建立本行业法人单位数据库,全面摸清行业现状、理清行业家底,补全行业空白,做到利用率100%、应统尽统。

(六)聚焦深化改革在激发激活市场主体上精准发力。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以改革之力营造发展之势,精准对接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助推深化改革取得实效,洛浦建设不断焕发新气象、展现新面貌。一是促进市场主体竞相发展。加强市场主体平等保护,强化企业经营司法保护、知识产权保护,合同纠纷司法效率进一步提高,商事纠纷解决机制进一步健全,切实做到规范执法、文明执法、公正监管。健全防范和化解拖欠账款长效机制,推动账款拖欠问题得到实质性解决。继续强化市场主体培育,充分激活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二是加快国企平台搭建。推动国资国企做大做强,优化国资国企资源整合,进一步拓展业务范围,提升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三是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精简审批方式、审批流程、审批材料、审批时间,积极推进全流程电子化“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全面实行行政许可事项清单管理制度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单之外一律无审批。我们要让老百姓少听到“这不行、那不行、不知道、找谁谁”的话,要多一些服务,让群众听到“可以这样办、我来给您问、我来帮您办”的有热情、有温度、有结果的话语。四是加快数字政府建设。推动数据资源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持续编制完善县、乡、村三级政务信息资源目录,明确数据来源、格式、更新、共享和开放属性,保障“一数一源、多源核验”,促进数据高效共享和有序开发利用。加快“数字机关”建设,推进政府内部业务流程整合优化,加强重点领域数据开放,推进物联网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领域的广泛应用,促进不同领域间的互联互通、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五是强化科技创新支撑。围绕自治区“八大产业集群”,主动融入昆冈经济技术开发区有色金属产业园建设,扎实推进自治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建工作。依托科技创新加快绿色矿业、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农产品加工产业,提升产业链延展能力,提高产业竞争力和发展活力。

你的浏览器目前处于缩放状态,页面可能会出现错位现象,建议100%大小显示。